1.概述
1.1 应用场景
矩形树图由马里兰大学教授Ben Shneiderman于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,起初是为了找到一种有效了解磁盘空间使用情况的方法。 矩形树图适合展现具有层级关系的数据,能够直观体现同级之间的比较。效果图如下:
1.2 基本要求
矩形树图的基本要求:
图表效果 | 类别 | 大小 |
---|---|---|
矩形树图 | 一个或多个维度 | 一个指标 |
2.示例
配置基础矩形树图,需要通过模拟树状结构数据(对数据进行分层结构处理)即可配置。
在Stariver平台上,有两种方式可以对数据进行分层。
2.1 数据分层
一是在“共创团队”中点击“数据管理”,并在“数据集”中找到要进行分层的数据集,点击“元数据修改”。
接着我们找到需要进行分层的数据,并点击数据编辑按钮对数据进行编辑。
如下图所示,我们先对“城市”这一维度合并到“行政区域”这一层级中,并把省份也拖曳进去。
这样,我们就完成了把“省份”和“城市”两个维度合并到“行政区域”这一层级中。
值得一提的是,由于在数据钻取的过程中,一般都是向下钻取,所以我们在排列数据层级时,要按照数据覆盖范围由大到小来排列。
比如在展示数据中,“省份”的覆盖范围是大于“城市”的,因此我们需要把“省份”排列在“城市”之上。
第二种方式是在看板设置中对数据进行分层设置,思路还是上面一样的,操作如图:
2.2 配置矩形树图
准备好数据后,接下来即可直接配置矩形树图。
我们在二维图表中,找到矩形树图,并拖曳到设计看板中。
把准备好的数据拖入相关字段,矩形树图即可生成。
3.美化图表
3.1调整个性化配置
打开【矩形树图属性】,完成个性化配置。
启用挖掘:打开以后支持点击树图向下挖掘到下一层级。
初始化深度:设置矩形树图默认展开的的层级,初始化为1。
启用缩放:打开以后,支持鼠标滚轮放大缩小树图里面的色块。
显示指标:支持在矩形树图上显示对应的指标值。
文本样式:配置矩形树图文字的字号、字体、粗细、字体颜色等属性。
字段设置:在字段配置时,可调换类别层级关系。默认一层在上面,二层在下面,可把二层放在一层上面,这样矩形树图也会把详细的类别显示出来,如图所示。(新增)
美化图表后,我们的矩形树图就完成配置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