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概述
1.1 应用场景
矢量点地图用于在地理坐标系范围内,将数据生成为几何图形点,主要用于展示地理区域内的数据的空间分布。如下图所示:
1.2 基本要求
矢量点地图的基本要求:
图表效果 | 经度 | 纬度 |
---|---|---|
矢量点地图 | 经度坐标 | 纬度坐标 |
1.3 图表特点
适合展示一组或多组数据在地理空间的分布状况,支持自定义上传图标,通过不同图标标识不同的对象元素。
2. 示例
2.1 新建看板
在星河可视化共创分析平台的工作中新建一个大屏看板。
2.2 上传数据
把已经准备好的数据上传到星河可视化共创分析平台中。
在我的工作区→我的数据→数据文件中点击【添加】
把数据上传完后,我们就可以在工作面板中绘制我们的聚合地图了。
2.3 新建矢量点地图
在设计栏中找到矢量点地图,并拖入到设计看板中。
2.4 配置点图
把相关字段拖入字段设置中,并配置相关点显示属性配置。其中经纬度坐标是必须的,大小、颜色字段选填,填了以后能配置点的大小、颜色,否则将无法设置。
详细信息字段用于点的标注项,如不配置将无法设置标注显示的值。
3. 美化图表
3.1 配置底图
打开显示设置中的【底图】,为地图配上底图,并调整底图颜色。
底图资源:设置矢量图展示的底图,底图展示地图的行政区名称、道路网等。底图资源来源于“我的资源-底图资源“。外网环境可在地图资源新增在线高德底图、内网环境可直接选择智瞰地图。
底图范围:设置底图展示的区域范围。默认展示全中国,可调整为业务数据所在的地市。
底图增强:在底图上面覆盖一层设置的蒙版颜色,可更改底图的颜色。默认底图的颜色比较深的情况下,可设置地图增强颜色。
缩放层级: 设置地图默认的进来的大小及缩放以后最大范围,当 地图默认较小的情况下,可将最小层级拖拽调大。
缩放倍率:设置每次滚动滚轮或者点击”+-”号缩放的倍率。
边界切割:勾选按底图范围切割底图边界以后,打开以后地图会切割只显示底图范围设置的区域。
图层名称:可设置每个图层的名称、当多个图层的时候用于区分各个图层。
初始区域:可设置地图默认展示的区域位置,可根据业务需要进行调整,默认根据业务数据展示。
显示范围:可设置当前图层在地图缩放到多少倍率的时候展示,一般用于搭配多图层的时候展示,可以设置多个图层无缝衔接,地图缩放到一定倍率,下一个图层才显示出来,并且当前图层隐藏不显示。
分组:可输入分组名称进行分组,同一个分组的图层会互斥,只能显示一个图层,一般用于多个图层地图。
提示框:鼠标移动到图层上,会显示图层的详细信息字段。
默认显示:设置进入以后是否默认显示这个图层,用于多图层。
3.2 图层控件
层级缩放:设置是否展示地图放大、缩小功能按钮
缩放还原:设置是否展示地图还原到默认样式功能按钮
区域选择:设置是否展示地图圈选、框选功能按钮
缩放锁定:设置是否可通过鼠标滚轮对地图进行缩放
图层切换:设置是否展示图层切换按钮
自动隐藏:设置是否自动隐藏图层所有功能按钮,勾选后鼠标不移动到地图上的时候,地图的功能按钮都隐藏,移动到地图上才显示功能按钮。
3.3 地图配色
打开显示设置中的【配色】,选择适合业务含义的配色。当点样式为自定义图标时,设置的地图配色就不会生效。
3.3 配置地图点样式
打开显示设置中的【点样式】,配置点样式、点值范围、点大小范围等属性
形状:可设置地图上点的样式,可设置为圆形、三角形、正方形。点击自定义形状后,切换为图标模式,可选择系统内置定位图标,也可以支持自己上传图标。
图标对齐:当上传的是自定义图标时,图标对齐功能才显示,可设置图标在对应的经纬度坐标点的上方、下方、侧边等
点大小:设置点展示的大小范围,最大最小的点分别是多少。
数据范围:设置点值得最大值、最小值,当大于最大值时,点的大小也只展示点大小范围的最大值。
不透明度:可设置点形状的透明度,当透明度为0 的时候就完全透明,看不到了。
设置最值配色:勾选后可为最大值、最小值对应的点设置特殊的两个颜色。自定义图标不生效,不支持颜色。
美化图表后,矢量点状地图就配置完成了。
3.4 数据标注
可在点所在的区域,标识对应的详细信息字段
标注项:可选择需要标注的字段,字段来源于字段设置详细信息字段
显示层级:可设置标注字段值在多大的缩放层级倍数才显示出来
标注样式:可设置标注的字体大小、颜色、粗细、倾斜
偏移标注位置:可设置标注项横向、纵向偏移的位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