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概述
“事件”与“响应”。通常鼠标移入、移出或鼠标点击的动作我们称之为“事件(Event)” ,而对事件做出相应的变化动作我们称之为“响应(Event Handler)”。
我们在图上的交互行为,其实都会触发事件与响应。根据交互规则的设置,我们可以组合出千变万化的图表交互形式。
注:部分图表拥有事件响应的功能,例如素材、装饰器、文本、饼图,部分图表只有响应功能例如折线图、柱状图、组合图。
2. 示例
2.1 事件与响应形式
在星河可视化共创分析平台中,“事件”的触发方式有“点击”、“移入”、“移出”三种形式。
点击:鼠标点击对象以后,触发这个事件
移入:鼠标移入到对象以后,触发这个事件
移出:鼠标移出对象以后,触发这个事件
响应方式有“显示”、“隐藏”与“显隐切换”三种形式,如果是轮播图、选项卡响应方式有“显示”、“隐藏”、“显隐切换”、“状态切换”四种形式。
2.2 响应行为
事件的响应有三种状态,分布为显示、隐藏、显隐切换、状态切换
1)显示
当行为选择选择为【显示】时,对事件的响应为图表对象显
2)隐藏
当行为选择选择为【隐藏】时,对事件的响应为图表对象隐藏
3)显隐切换
当行为选择选择为【显隐切换】时,对事件的响应为图表对象显示、隐藏轮流切换
4)状态切换
当行为选择选择为【状态切换】时,对事件的响应为轮播图/选项卡里面的页面自动切换
例如,我们对一个图标进行“事件”设置,设置为“点击”形式,并命名为“鼠标点击”。接着我们对一个饼图进行“响应”设置,在事件名称中对应选择“鼠标点击”,响应形式为“显隐切换”。具体操作如下:
设置完以上“事件”与“响应”机制后,我们可以来看看效果:
2.3 事件触发类型
事件的触发类型有两种类型:
1)全局
当事件名称选择【全局】看板加载完成时,此时图表的触发类型为全局级,当看板加载完成时将自动触发事件。
2)自定义
当事件名称选择【自定义】,此时图表的触发类型为图表级,当单击事件载体时将触发事件。
这里涉及到了“响应”→“事件名称”里的“看板加载完成时”与“自定义”的两个概念。在以上的例子中,我们都是使用“自定义”的形式来命名(比如刚刚就命名“鼠标点击”)。如果选择“看板加载完成时”触发响应,那么我们就可以不用设置相关的“事件”规则。
以舞台幕布为例,我们对“图片”设置以下“响应”规则,就可以得到幕布退出看板的效果。
2.4 事件的条件设置
在对事件的触发设置中,我们可以对事件设置触发条件。只有满足设定的条件,才能触发事件。只有绑定数据的图表才有这个功能,素材、装饰器类、文本没有这个功能。
以饼图为例,我们对饼图进行“事件”设置和“条件”设置。在事件设置中,我们把“事件名称”设置为“点击上海”,在条件设置中,我们增加过滤条件,在“地区”上选择“上海”。
同样的,我们对图片设置一个响应,来接受这个点击上海事件:
最终效果是点击饼图除上海区域图片不隐藏,当点击上海时,图片隐藏。
3.事件响应与动态面板组合使用
在星河可视化共创分析平台中,轮播图、选项卡的状态亦可以选择响应事件。当设置事件以后,选项卡、动态面板可响应对应事件切换到对应的页面,设置如下:
动画:对象响应事件以后,可设置响应对象的变化效果。如可设置动画、切换速率、动画时长、延时等参数。